今天,我们为什么需要关注TA们?
第68届联合国大会将每年3月3日设为世界野生动植物日。野生动植物在维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还是翱翔天际的朱鹮,每一个生命都是地球生态链中不可替代的一环。它们的存续,关乎自然平衡,更关乎人类未来。今年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的主题为“加大物种保护投入力度,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叉尾太阳鸟(苏敏娜拍摄于银瓶山)
它们,是自然的“代言人”
我国有这样一群“明星物种”——中华旗舰种。它们不仅是生态系统的“守护伞”,更是唤起公众保护意识的关键:
- 大熊猫:竹林中的“萌主”,带动了整片栖息地的保护;
- 东北虎:山林之王,守护着森林生态的健康;
- 江豚:长江的“微笑天使”,是水域生态的“晴雨表”;
- 朱鹮:从全球仅存7只到种群复兴,见证了保护的力量。
这些物种的生存状态,直接反映了生态环境的优劣。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仙八色鸫(苏敏娜拍摄于南岭自然保护区)
它们的困境,我们的责任
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对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生境)保护力度,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到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越来越多的物种在守护中重焕生机,野生动植物保护成效显著。但威胁依然存在:非法猎捕、栖息地破坏、气候变化……一只被捕杀的候鸟、一片被砍伐的森林,都可能引发生态系统的崩塌。
▲血雀(苏敏娜拍摄于云南)
保护的意义,远不止“拯救动物”
野生动植物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保护野生动植物不仅关乎物种存续,更是守护人类文明的根基。
- 维持生态平衡:旗舰物种如东北虎的存在,能调控食物链,防止生态失衡;
- 保障人类福祉:健康的生态系统能够净化空气水源,提供药材和食物资源;
- 传承文明基因:野生动植物是文化符号,承载着民族记忆与精神象征。
▲红嘴蓝鹊(摄影 阮少壮)
保护,从这些小事开始
你我的行动,能成为改变的力量:
✅ 拒绝消费非法野生动植物制品:不买象牙、不食野味,切断黑色产业链;
✅ 减少塑料使用:一个塑料袋可能成为海洋生物的致命陷阱;
✅ 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湿地保护等生态修复工作,为野生动植物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 参与科普与监督:关注“爱鸟周”“六五环境日”等活动,举报非法交易线索,向身边的人宣传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性,带动更多人参与到保护行动中来。
▲领鸺鹠(苏敏娜拍摄于银瓶山)
你的关注,就是希望
唯有了解,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才会行动;唯有行动,才有希望。
这个3月3日,不妨:
- 观看纪录片:如《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王国》《野性四季:珍稀野生动物在中国》,走近野生动植物的隐秘世界;
- 转发科普:转发、分享推文,让更多人知道,保护野生动植物并非遥不可及;
- 从身边做起:在阳台种一盆蜜源植物,为传粉昆虫提供驿站。
▲温馨的蓑羽鹤一家(苏敏娜拍摄于呼伦贝尔)
互动时间
- 留言分享:哪些动物被称为“环境健康晴雨表”?在评论区告诉大家你的答案和原因,评论区点赞前五名可获东莞生态环境吉祥物“青甲小E”玩偶一个!(3月4日10:00评论区公布名单)
- 自然观察员:带话题 #我的自然邻居# 在朋友圈分享你遇到的野生动植物!
- 转发接力:点击转发,让野生动植物保护接力下去!
▲东方白鹳(蔡汝广摄于生态园)
守护自然,你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