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简体| 繁体|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图片新闻

生态环境执法铁军是怎样炼成的?

时间:2023-03-09 22:31:43 来源:本网 访问量: -
【字体:

  多年来,东莞市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始终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线,以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持续保持执法高压态势,探索构建包容审慎监管执法体系,全面推进“全年、全员、全过程”大练兵活动,筑牢执法根基,全面锻造生态环境执法铁军。生态环境部日前通报表扬2022年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东莞市生态环境局榜上有名!这是我市生态环境执法队伍首次获执法大练兵国家级表现突出集体。

  01 /

   他们是执法标兵 

严格执法,做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障

  直面问题,较真碰硬,实施“5+2”、“白+黑”全天候监管,开展各类污染攻坚执法专项及民生关切执法检查。建立专案查办制度,常态化组织交叉执法,严查污染严重、影响恶劣、屡查屡犯的环境违法行为。2022年全市共查处环境违法行为2339宗,罚款3.35亿元,办理五类案件486宗,3项指标均位列全省第一。

柔性执法,助力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实施莞式正面清单制度,优先将专精特新、上市企业、上市后备企业、市倍增企业等重点扶持企业纳入正面清单,严格落实差异化监管措施。2022年,全市对清单内企业共压减现场执法检查2007次。率先在全市出台轻微免罚、道歉承诺减轻处罚等减免罚制度,切实助企纾困,2022年共同意道歉承诺申请并降低处罚约2883万元、不予处罚约11434万元、免予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约8295万元,3项指标均位列全省第一。

1.png

▲执法人员使用风速仪检测集气设施废气收集效果

  02 /

   他们是办案精兵 

制定执法工作指引

  修订印发15项违法案件办理工作指引,健全案件办理全流程制度,规范各环节办理要求及期限。

  强化案卷分析评查

  不定期开展案卷交叉互评,对难点问题交流讨论,对环评类别认定存疑的案件重点分析,将常见、难判断、易出错的建设项目类型统一认定意见,加快案件办理效率和保障建设项目环评类别认定质量,提高复议、诉讼维持率。

  建立错案研判机制

  针对被行政复议、诉讼败诉的案件,剖析败诉原因,从个案中总结共性问题,从类案中总结工作短板,研究解决办法并形成指导案例,规范同类案件的执法取证工作。2022年,全市环境违法案件办理质量大幅提升,行政复议、诉讼案件维持率均同比上升超50%、被确认程序违法率均同比下降超50%。

2.png

▲执法人员使用无人机巡查

  03 /

   他们是智慧新兵 

构建“数字化监管+科技装备辅助”执法模式

  全市共建设空气微站490个、水微站652个、噪声监测微站10个,共1.1万余家污染源企业完成在线监控建设,实现对企业从产污、治污、排污的全过程监管;依托生态环境指挥调度平台,接入70余项预警任务,实现对预警任务的分级闭环管控;运用走航车监测、无人机巡查、FID/PID检测、管道机器人探测、激光雷达扫描等精准溯源污染物,让“科技型”“隐蔽型”环境违法行为无处遁形,实现从“人海战术”转变为“科技赋能”,不断提高执法效能。

  构建常态化社会监管体系

  不断优化举报奖励制度,与公安机关建立“金属表面处理+易制毒”联动执法工作机制,联合查处各类涉金属表面处理黑作坊27家,移送刑事立案8人。同时,探索构建内部举报奖励机制,先后吸引5名企业内部员工分别举报其所在企业存在环境违法行为并全部查实。推行第三方专管员服务,有效补充基层监管力量,实现对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企业全覆盖监管检查。

3.png

▲使用生态环境智慧调度平台分析研判

  04 /

   他们是实战尖兵 

推行执法考核

  结合每年执法方向及重点调整排名考核指标,将排名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环保责任考核体系,有效监督并全面评估基层监管执法履职情况,形成你追我赶,互相促进的良性竞争氛围。

加强业务培训

  开展了无人机、FID/PID等新式装备使用培训及实地操练、定期邀请专家或业务骨干开展精准培训、结合实际组织执法老兵和精兵对重点案件进行复盘讲授,强化实训、实效。

建立实战练兵机制

  基层执法人员全员参加网络知识竞赛,全市6个分局成绩优异,获省生态环境厅通报表扬;参加全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实战比武,获全省第五名;选派执法能手22人参加生态环境部夏季在线监督执法帮扶,表现突出,东莞市作为工作先进地市在全国大气监督帮扶工作调度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