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引运河支流仁和水精细化管控试点项目进展顺利
2月6日下午,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和东莞生态环境监测站到仁和水精细化管控试点项目进行调研,了解项目进展情况,为下来水污染治理工作提供参考经验。
据了解,市生态环境局联合深圳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技术创新研究院选取仁和水作为试点流域,共同开展仁和水精细化管控试点项目,从全国引进环境监测新技术、新装备、新经验,针对城市小流域监测场景实施精细化管控,全面掌握水质状况,查找问题,为常平镇水环境质量提升提出进一步治理措施和建议。
东莞市仁和水为东引运河左岸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常平镇松园村的老虎凹,自南向北流经常平镇的麦元、元江元、横江厦、白石岗、沙湖口村和横沥镇水边、桃子园、村头、村尾、田饶步、六甲村,于横沥镇的水边村汇入东引运河。流域总面积 53.1平方公里,河流长17.13公里,流经常平镇的河道长11.28公里。除干流外,有14条内河涌,其中仁和水流域在常平镇辖区内干支流总长度为22.55公里。近年来,仁和水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但是距离管理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十分有必要通过项目实施,支撑仁和水精细化管控,实现仁和水水质根本性转变,为东引运河水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一条明确的路径。
目前仁和水试点项目已构建了多层次、多手段的地表水自动监测网络,于流域行政交界断面支流汇入口、重点排污口等重要节点布设量子点光谱、微流控、自动化采样与检测等各类水质监测设备,实现流域水环境质量精细化感知。依托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技术(“水基因”),建立了重点支渠新龙底泵站干渠流域涉水单位“水基因”库,将溯源能力提升至行业级别。通过对常平镇新龙底泵站干渠三轮精细化溯源排查分析,形成《水环境质量改善提升报告》。
调研组要求技术单位做好监测质量控制工作,确保数据真实有效;并对重点区域开展加密监测,实施期间如果发现截污排口污水外溢、污水超标排放等水污染问题,要联合常平分局加大巡查力度,严查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