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简体| 繁体|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 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案由:20240250-(望牛墩)-关于推进城镇排水管网建设,提升雨污分流工作成效的建议

时间:2024-11-21 10:54:04 来源:本网 访问量: -
【字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要求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污水收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是完善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的核心内容,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抓手,对改善城镇人居环境、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市管网总量覆盖面还不够、早期建成管网质量不高、后期运维管理不到位等,导致污水集中收集率低、污水处理厂进水BOD浓度不高,为此我镇提出建议如下:

  一、坚持规划先行,严把接入关口。系统分析城市排水系统现状,统筹考虑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排水防涝和黑臭水体整治等工作,修订完善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专项规划,建立健全相关审批管理制度,严格依规办理审核手续,对新建项目实行雨污分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建设和现场验收。

  二、加强源头治理,确保应收尽收。坚持节水优先,加大水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推进工艺改进,积极引进现代化污水治理技术工艺,减少污染物滞留时间;坚持重点整治,对城市沿街餐饮、商户等向雨水排水设施“乱泼乱倒”行为开展专项整治,确保污水按规定排入污水管网;持续控源截污,加快推进管网空白区、城中村等排水管网建设,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确保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三、科学检测排查,系统综合整治。全面开展城镇排水管网排查检测,列出管网功能性和结构性问题清单,结合排水专项规划及城市更新规划等,统筹制定整治方案,分步分级实施改造。

  四、强化日常管护,科学调控水位。组建专业化管网管护队伍,加大排水设施疏通掏挖力度,加强养护维修管理。加大河道水位调控力度,有序推进排水口门更换双向止水阀,防止河水倒灌。

  五、构建信息化平台,加快智能化建设。结合城市实际,分期分批推进地下管网智能化建设,完善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逐步推动“物联网+智慧排水”系统建设,对接智慧城市物联网平台,实现设施物联感知设备的统一管理。




部门答复:

  B类

  东环函〔2024〕177号

  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东莞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240250号建议答复的函

赵巨维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城镇排水管网建设,提升雨污分流工作成效的建议》(第20240250号)收悉,经综合市水务局,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水务集团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坚持以打赢水污染治理

  攻坚战为目标,不断推进污水管网建设,补齐污水收集系统短板,同时分步骤、分阶段有序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一是基本消除管网空白区,全市13325个地块已完成污水管网接驳,累计新建污水管网已达1.69万公里,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二是雨污分流改造成效明显。全市共完成雨污分流改造地块9929个,污水处理考核任务指标“污水集中收集率”达与“BOD规模占比”均实现大幅提升并居全省前列,2023年污水集中收集率71.9%,较2020年提升12.44个百分点,达省定“较2020年提升5个百分点”任务目标,2023年BOD规模占比排名全省第三,全市国省考断面水质实现了质变,优良比例超额完成省定目标。

  二、针对有关建议的答复

  对于您提出的“修订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专项规划、加强源头治理、全面开展城镇排水管网排查检测、强化日常管护、构建信息化平台”等有关建议,我局已先行开展有关工作。

  (一)开展规划立法编制工作。目前,市生态环境局正开展《东莞市污水专项规划(2022-2035年)》编制工作,市水务局正在开展全市防洪(潮)排涝排水规划修编工作,为下阶段排水系统的持续完善提供规划指导。同时市水务局已启动《东莞市排水条例》立法工作,预计作为2024年度立法计划预备项目,通过立法途径推动排水管理及执法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

  (二)加强源头治理。组织人员开展雨污分流现场核查,针对排水户不规范接驳和排水、污水错接、漏接等行为督促整改,2024年已累计完成1352个地块的核查工作。持续开展管网查漏补缺排查,及污水管网清淤疏浚,已完成污水管网排查约2万公里,发现的2554个问题已整改1402个。市水务局对全市排水管渠维护质量开展常态化的抽查监督工作,并将抽检情况及时反馈至相关镇街(园区)实施整改和列入河长月底考核。今年以来,累计抽检排水管网15.07公里,发现淤积超标0.57公里并及时督促整改,有效减少全市排水管渠淤塞现象。

  (三)强化日常管护。督促运维单位采取“常态化、全覆盖的管网巡查发现问题+计划性、机动性的管网清疏养护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同时按功能性检测1~2年一次、结构性检测5~10年一次对服务范围内污水管网制定检测计划,并按轻重缓急制定整改计划并落实。

  (四)加快智能化建设。我局牵头水务集团建设管网运营平台(管网通系统),以GIS系统为基础扩展管网运维管理系统,集成运营数据报表系统,实现23466.48公里排水管网(污水、雨水)及292座泵站的数字化管理,具备管网设施巡检、工单上报、泵站巡检养护、水质检测数据管理等功能,当前累计记录巡查轨迹超20万条,记录工单问题超21万条,实现日常管网运维业务信息化,有效提升外业及技术人员工作效率。

  三、下一步计划

  (一)持续推进雨污分流有关工作。按照《东莞市雨污分流巩固推进工作方案(2023-2025年)》工作安排,结合城市更新有关要求,进一步强化全市雨污分流整治工作的落实。持续推进剩余未完成地块的雨污分流改造,不断提升雨污分流地块覆盖率,2024年底前新增完成不少于390个地块雨污分流改造;完善雨污分流改造督导机制,以“雨水口无污水排放、污水管无雨水混接”为核查标准,推动现有雨污分流系统巩固、提升。

  (二)持续优化排水管网系统维护管理。强化全市雨污排水管网一盘棋管理,继续推进公共污水管网“一张网”特许经营项目,采取统一运营单位、制定运维服务量化标准和管理考核机制等方式,提升运维规范化水平。建立测绘、检测、排查、设计于一体的“四位一体”雨污排水管网排查检测机制,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确保各类排水管网安全畅通、长效运行。探索制定居民住宅地块雨污分流日常管养维护支持方案,逐步实现排水管网全过程管理。

  (三)依托城管片长制开展城市卫生提升行动。加强占道经营等行为的管理,指导督促属地加强巡查,结合“小微执法”,做到立行立改,发现一宗处理一宗,营造舒适有序的市容环境。进一步研究探索多部门联合执法的可行性,进一步强化各领域执法力度,有效规范商户行为。

  (四)强化雨污分流工程监督管理。督促各镇街(园区)在城中村(出租屋)和农村道路埋地管网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管网的管材、管径、管长等质量和工程造价的监管,强化工程质量责任制。市住建局等部门持续加强建设项目雨污分流管网设计施工审查,确保红线内雨污管网建设到位,与市政雨污管网接驳到位。市水污染现场指挥部要加强对排水管网的竣工验收监督,对已验收的雨污分流工程进行质量抽查,对抽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东莞市生态环境局

  2024年8月26日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