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分局组织召开2018“利剑”系列行动总结会议
为表彰先进,全面总结2018年“利剑”系列行动成果,展望新一年的美好征程,1月22日下午,监察分局在东莞理工学院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了“利剑”行动总结会议。市局有关领导、监察分局全体干部职工、东莞理工学院有关领导及学生代表共约200多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先通报了“利剑”系列行动的具体情况,并指出,环境执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手段,是生态环境保护宏观政策的微观实现者,通过利剑行动,我们环境监管执法的角色逐渐由生态环境保护的执行者转变为推动者。利剑系列行动以来,我市严厉打击了一批涉废非法转移、倾倒处置行为,服务提升了一批环境问题企业,着重解决了一批突出环境信访案件,强化了茅洲河流域环境监管力度,实现环境执法监管突破,为全市的环境质量保驾护航。
紧接着,市局有关领导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充分肯定了行动以来取得的显著成效,并指出利剑行动在方式方法上进行了大胆创新,为我市环境执法体制机制设置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一是层级联动,探索环境监察执法垂直管理监管新模式。以利剑系列行动为平台,探索高位统筹、市镇联动、集中用兵、地毯式清查等环境执法监管新模式,创新环境监察思路,实践设计环境监察执法垂直管理环境监管执法体制,推动市环境监察能力提升。二是引智借力,试点第三方技术服务辅助环境监管执法。试点购买第三方服务,辅助开展区域清查、重点行业企业核查、企业整改技术指导、跟踪督促等工作;辅助第三方调解,推动环境纠纷解决。三是科技护航,构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执法新思路。有针对性利用无人机、走航车以及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有效排查溯源,实现精准执法整治。四是分类整治,推动环境与经济协调美丽与发展共赢。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对问题科学分类,针对性整治,长效管理。根据污染源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不同分为严重环境问题、一般环境问题以及轻微环境问题;根据分类制定整改细则,全市统一整治标准,区分严重、一般、轻微环境问题的整治措施;针对环境违法特别严重恶劣的环境违法行为,严格依法查处,同时对情节轻微,不存在主观故意、积极主动整改的问题企业,建立健全‘容错机制’,给予企业整改和提升的空间和时间。并组建执法技术小组、技术服务小组等指导督促属地分类整治,帮助引导企业全面整改,加快我市经济转型升级。五是滚动宣传,引导舆论导向营造凝集齐抓共管力量。组织媒体全程跟踪采访,设立“利剑行动”专版,专题报道、滚动跟踪、典型曝光,立体宣传行动情况;组织市直媒体以及镇街广电站参与夜间清查执法行动,现场直接采拍执法过程,曝光环境违法行为。
最后,会议指出,新的一年,我们迎来了机构改革这个关键节点。下来,我们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站好环境执法这一岗位,助力打好水污染治理攻坚战、蓝天保卫战、净土防御战和固废处理处置攻坚战。一是总结利剑行动中的有效举措,常态化施行。推动集中用兵常规化,重点整治区域突出问题;二是扩大第三方助力范围,试点引入日常环境监管管理及环境信访案件调处;三是继续强化与公安、法院的横向沟通,运用司法力量,对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定期开展联合行动;四是加强与市直部门、镇街、社区协调,推动环境监管入“智网”,形成上下左右共管共治;五是发挥行业协会、社会环保组织作用,协助宣传和环境纠纷调解;六是持续组织媒体深入采访宣传,设立曝光台,发挥舆论影响力;七是组建环保宣讲团,送法入企入基层,践行服务型监管,助推全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