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环保大事记
一 月
5日 新版东莞环保公众网站及分局子网站正式上线运行,网站访问地址保持不变。
5日 出台《环保主管部门与行业协会共建企业环保自律体系(东莞)实施工作方案》,引导更多企业参与自律体系建设,推动建立环保部门与行业协会、企业“三位一体”的环保自律体系。
6日 李清厅长率调研组一行莅莞督导检查我市环保工作开展情况及落实廉政风险防范工作情况,肯定了去年我市环保工作取得的成效,并从强化纪律意识、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权力监督等方面作出指示。
8日 举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专题报告会,国家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夏光主任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来莞作专题报告。
16日 全市正式实施第三阶段在用汽车环保标志限制通行管理,限行区域达142平方公里。
16日 莞城地王广场等17个社区被命名为第七批东莞市“绿色社区”。
22日 市政府正式出台《东莞市黄标车淘汰更新鼓励补贴实施方案》(东府办〔2013〕9号),明确对提前淘汰更新的黄标车实施经济鼓励政策,并分年度、分批次在2015年底前基本淘汰12.3万辆黄标车。
是月 对全市所有环评文件执行编码管理。
二 月
18日 全省地级市中首个路边大气自动监测站——元美东路大气监测站建成并投入运营。
19日 授予东莞冠丽时装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 “东莞市环境友好企业”称号。
21日 东莞市环境监测站更名为东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并于当天正式挂牌成立。
28日 召开2013年大型造纸企业实施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标准座谈交流会,推进《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在我市的实施。
三 月
11日 市委书记徐建华率党政代表团一行就东莞创建国家生态市、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环境治理问题专程拜访环保部。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表示,支持把东莞水乡特色经济区的土壤污染治理项目列入国家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范围,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支持。
14日 联合慈济环保教育站启动教师环保培训,计划全年举办5期培训班,培训教师800名。
20日 市委、市政府高规格召开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市委书记徐建华从加强规划调控、加快结构调整、强化保护治理、倡导环保自觉及推进改革创新五方面全面部署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
20日 市政府召开全市黄标车淘汰更新工作会议,确定通过明确任务目标、明确职责分工、突出工作重点、落实补贴政策、加强便利服务及加强执法监管六方面有序推进全市黄标车淘汰更新工作。
25日 东城八小中草药园、东坑仟贸电机公司、凤岗美驰图公司、东莞生态园湿地等四单位被命名为“2012年第二批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 。
28日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国际自然资源保护协会联合发布113个环保重点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PITI)评价结果报告,我市排名第二。
四 月
3日 印发实施《东莞市电镀企业整治工作方案》,对全市212家电镀企业进行整治,明确到年底前原地保留类电镀企业各类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基本完成全市不符合原地保留条件的电镀企业搬迁进入基地或关闭,基地内电镀企业全面达到基地准入条件。
10日 出台《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建设项目名录(2013年本)》,对市、镇街(园区)两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权限进行调整,提高办事效率。
17日 匈牙利共和国总统环保顾问、AQUAPROFIT集团总裁Tamas Nadasi率匈牙利环保专家团一行4人来莞,就加深两地环保合作事宜进行考察座谈。
19日 召开水乡地区环境污染整治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推进水乡地区重污染企业清理整治、无证无照企业及冒黑烟企业整治、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工作。
21日 环保部生态司应邀来莞,就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申请国家试点开展调研。
26日 麻涌、长安大气自动监测站正式投入运行。
五 月
9-10日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钱冠林一行,莅莞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并充分肯定我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14日 市政府立项启动PM2.5污染特征及防治对策等项目研究,计划2年时间完成五个课题研究,为制定PM2.5污染防治对策和实施新标准空气质量达标管理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15日 召开全市电镀企业整治工作会议,进一步部署推进全市电镀企业整治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市政府年度的工作要求和“十件实事”的工作目标。
17日 英国环境产业委员会秘书长Michael Peter Lunn率英国环境与工业协会代表团一行7人,来莞进行环保交流与合作座谈。
21日 许瑞生副省长在莞召开淡水河、石马河及茅洲河污染整治工作现场会,要求深莞两市不断巩固深化淡水河、石马河污染整治成果,开创茅洲河污染整治工作新局面。
30日 市政府召开石马河污染整治工作会议,吴道闻副市长出席会议。
是月 《东莞市大气PM2.5自动监控系统集成开发应用》项目获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
六 月
3日 印发实施《东莞市环境保护局企业环境保护信用管理办法》,对相关行业企业实施环境保护信用管理,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5日 市政府召开2013年“六·五”世界环境日纪念大会,正式启动2013年我市“六·五”世界环境日系列宣传活动,吴道闻副市长发表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讲话。大会同时发布《东莞市2012年环境状况公报》。
7日 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等18所学校(幼儿园)被命名为第十四批“东莞市绿色学校(幼儿园)”。
13-22日 应德国安美特化学有限公司、匈牙利环保产业协会及瑞士南方应用科技大学邀请,我市相关环保专家赴德国、匈牙利、瑞士进行综合调研和考察,学习借鉴国外环境保护工作的先进技术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经验,成效颇丰。
17日 启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系列培训,全年举办7期培训班,共培训3000多家企业的6000多名企业负责人。
19日 许瑞生副省长率队莅莞调研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认为新沙港项目及玖龙公司脱硫脱硝工程项目取得新突破,并充分肯定我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25日 正式启用23套环保标志限行区域固定式电子抓拍系统,对违反限行规定的黄标车进行自动抓拍,并由公安机关按照规定对汽车驾驶人处以每次罚款200元和扣3分的处理。
26日 市政府印发实施《东莞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暂行)》,明确规定当极端不利天气条件导致出现大气重污染情况时,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
是月 国家环保部发布5月份重点区域和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我市荣登空气“十佳”榜。
七 月
1日 召开水乡地区环境整治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深入推进水乡地区电镀企业、黑烟囱和无证照污染企业、畜禽养殖业整治的措施。
8日 《东莞生态市建设规划(2012-2020)》正式印发实施,通过着重建设六大体系、84项重点项目,全面推进我市建设成为环境友好、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新型生态城市,力争到2017年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市。
9日 东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一分站(正科级)在塘厦镇挂牌成立,监测网络延伸至镇街。
11日 与市海洋与渔业局共同签署《东莞市环境保护局、东莞市海洋与渔业局建立完善海洋环境保护沟通合作工作机制的协议》,强化海洋环境保护工作。
18日 吴道闻副市长一行专程到环保部拜访李干杰副部长、生态司庄国泰司长等领导,请求环保部同意将我市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列入国家试点示范项目,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李干杰副部长表示支持。
24日 市政府印发实施《东莞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2013年度目标:全市及各镇街铬(Cr)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07年减少10%以上,铅(Pb)、汞(Hg)、镉(Cd)和砷(As)等四类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2007年水平。
29日 市政府印发实施《东莞市2013年度石马河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明确到2013年底,观澜河深莞交接的企坪断面、潼湖水惠莞跨市断面、石马河河口断面枯水期氨氮低于4mg/L,其他指标达Ⅴ类;丰水期直接排入东江干流的河口(含石马河口和东岸排水闸)水质优于IV类。
八 月
5日 市政府出台《东莞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和《东莞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实施细则》,明确每年对镇(街)污染减排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评估考核,推动各镇(街)主动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
10日 市政府同意投入2004.6万元对国家减排责任书项目——麻涌新沙港集中供热项目进行补贴,深入推动污染减排。
14日 授予东城立新社区等81个村(社区)“东莞市生态村(社区)”称号。
九 月
2日 启动为期三个月的“提效率、塑形象”重点环境信访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集中解决一批社会关注、群众关心、久拖未决的热点、难点环境信访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塑造环保部门良好形象。
12日 市政府印发实施《东莞市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3-2020年)实施方案》,明确围绕“一年新进展,三年新突破,八年水更清”的目标,各方筹资350亿元,重点推进实施七大重点工程、576项子工程,确保水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17日 市政府印发实施《东莞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第二阶段(2013年-2015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实施方案》,明确实施六大任务、推进四大工程(共涉及335个项目、500家企业),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18日 市政府召开创建国家生态市暨新一轮绿化东莞大行动工作会议,动员全市上下创建国家生态市。市委书记徐建华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环保部生态司副司长邱启文参加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29日 印发实施《东莞市环保局深化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第一批)》,进一步深化环保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运行机制,扩大并规范镇级管理权限。
十 月
11日 市委书记徐建华率市委常委王检养、副市长吴道闻及市直相关单位负责人一行,对全市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实地调研,提出成立环境保护委员会的指示要求,并从保持清醒认识、践行基本国策、立足服务大局、抓好综合治理、不断夯实基础、加强队伍建设及坚持改革创新等七方面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30日 省人大常委会陈小川副主任率调研组到我市开展加强石马河流域污染整治的决议执行情况专题调研。
30日 印发实施《东莞市企业环境保护信用修复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企业环境保护信用修复工作,促进企业主动改进环境行为。
是月 《东莞市大气PM2.5自动监控系统集成开发应用》项目获2013年度东莞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十一月
15日 匈牙利环保协会会长科瓦奇先生率匈牙利环保代表团到达东莞进行考察访问。
19日 重新修订《东莞市环保系统商事登记后续市场监管实施办法》并印发实施,充分整合市镇村三级环保工作资源,全面加强企业商事登记后续监管工作。
25日 《新型易腐有机垃圾就地再循环利用设备的研发》项目获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三等奖。
十二月
2日 袁宝成市长亲自率队前往东江沿岸、两河(茅洲河和石马河)流域,对东江水源保护及两河污染整治工作进行调研考察,全天行程逾百公里,为城市治污、跨市治污找对策、想办法。
28日 国家环保部污染减排核查组对我市进行2013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核算。核查组充分肯定我市工作,并对黄标车抓拍系统、德永佳废碱液脱硫工程等先行先试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是年 省人大常委会正式委托环保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淡水河石马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效果第三方评估工作,评估结果显示,我市得分88.29,综合排名第三。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