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2个水体上榜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近日发布2025年15个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东莞市松山湖松木山水库、沙田镇穗丰年水道2个水体成功入选。
美丽河湖是美丽中国在水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载体。作为岭南水乡与现代制造交融的典型城市,东莞把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作为落实“百千万工程”的核心抓手,全力夯实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基底,为美丽中国建设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贡献。
松山湖松木山水库
松木山水库位于松山湖国家高新科技产业园内,总库容5966万立方米。由于早期排水系统缺乏规划,库区水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对此,松山湖坚持“科技共山水一色”的发展理念,以流域统筹、共建共治的思路,一体推进“市-流域-园区”三级治理,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
建设42公里水库环湖碧道,配套打造精致景观节点,年客流量达386万人次,让市民共享美丽河湖建设成果,彰显人水和谐的美丽景象。
充分利用功能区统筹发展政策,协同周边镇街开展产业升级,可为高人口密度城区水库统筹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沙田镇穗丰年水道
东江南支流-穗丰年水道位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毗邻狮子洋珠江出海口,由东江南支流近海末端和穗丰年水道干支流组成,全长约27.8千米,是连接珠江口与东江干流的重要生态廊道,疍家文化聚集地之一。
在城乡发展矛盾交织的复杂条件下,沙田镇以“水”为线,破解治水局限,实施“规划引领-铁腕治乱-统筹修复”三步攻坚,水道水质整体跃升至Ⅲ类,走出了一条“治水、兴文、富民”相融合的水环境治理新路子。
探索实践“龙舟精神引领、水岸系统治理、产城文化相融”的治水模式,为城市河道统筹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承提供实践范本,打造产城景相融合的“一江两河”生态景观。
通过多年努力与综合整治,穗丰年水道有效恢复水生态系统,整体生态环境显著提升,真正实现了还水于民、还岸于民、还绿于民、还景于民。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