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培训成功举办
8月13日上午,由东莞市生态环境局、中共东莞市委社会工作部共同主办的“美丽中国,志愿有我”2025年东莞市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培训在瀚蓝固废东莞市南城街道项目环保主题馆举行。全市生态环境宣教人员、环境教育基地及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宣教人员、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及团队代表等约100人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旨在推动我市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提质增效,为美丽东莞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培训内容聚焦政策解读与实践创新,四位来自省市生态环境部门及市委社工部的嘉宾应邀授课。
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教育培训部副主任王波解读了《“美丽广东,志愿有我”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阐述了方案背景与核心目标,详细剖析了主要内容,提炼了“部门联动、省市联动”,“工作量化、经费保障”,“有序推动、滚动实施”三大特色亮点,并系统梳理了2025年十大重点任务清单及后续工作要求,为我市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明确了重点。
中共东莞市委社会工作部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科三级主任科员丁文卿围绕动员、供给、队伍、阵地、文化、保障“六体系”及项目化运作、品牌化培育、专业化提升“三化”路径,阐述了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构建要求,引导与会者深入思考新时代志愿服务发展理念、公共治理、技术创新与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有机结合等关键议题。
随后,市环保宣传教育中心冯家宝介绍了《“绿法同行”东莞市环保普法宣传志愿服务行动方案》,重点阐释方案如何深度融合环保普法宣传与志愿服务,促进严格执法、自觉守法与宣传普法有机结合,打造东莞特色品牌。
东莞市生态环境局万江分局综合股股长陈肖芳分享了万江分局联动谷涌厨余处理示范中心开展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创新案例,展示了如何有效利用环境教育基地平台设计新颖、互动性强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项目,将环境教育、公众参与和基地功能紧密结合,为拓展志愿服务形式、提升效能提供可复制的经验。
培训结束后,随即召开了东莞市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联盟代表座谈会。各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围绕实际工作中的困难与挑战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解决方案,并就未来发展方向积极建言献策。
参训学员普遍表示收获丰硕,将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深刻领会国家及省市对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新要求,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未来工作将更加注重跨领域协作,特别是与环境教育基地的联动,积极策划开展形式多样、覆盖广泛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汇聚更强大的志愿力量,为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东莞新画卷贡献力量。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