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文明迎全运 | 松山湖织密大气环境“防护网”
为迎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作为重点管控区域之一,松山湖园区强化协同赋能、精准施策、技术布防,全方位做好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助力东莞赛区打造“全运蓝”。
强化协同赋能,提升治理合力
松山湖将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空气质量保障工作作为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的重要内容一并推进,组织园区各部门召开专题部署会议,制定印发《松山湖2025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厘清职责分工,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共同推进园区大气污染治理。
强化精准施策,提升治理效能
松山湖聚合生态环境、城建、城管、交通、公安等多部门力量,聚焦重点、精准施策,深入开展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治理工作。紧抓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管控,督促5家企业完成低效失效治理设施整改并销号,监督58家企业更换活性炭超300吨,实施3轮次加油站油气回收专项检查,核查VOCs企业163家次。调研掌握重点涉气企业排放现状,对7家排放大户开展专项排查帮扶,完善大气污染源管控清单,明确全运会期间差异化管控措施。紧抓移动源氮氧化物管控,抽检柴油车100台次、非道路移动机械37台次;组织20次夜间泥头车联合执法行动,抽检运输车辆147台,依法查处问题车辆10台;实施完成三批拥堵节点治理工程。紧抓扬尘源颗粒物管控,近期累计出动检查人员90人次对在建工地进行巡查,针对扬尘防治“六个100%”措施未落实问题,下发限期整改单30份;累计发现并制止93宗露天焚烧行为。
强化技术布防,提升监管水平
松山湖健全以“空气质量微站+无人机+走航监测”为核心的“12+2+1”监控监管体系,强化技术布防,提升监管水平。通过12个空气质量微站实现多污染物多区域24小时连续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置扬尘污染事件7宗;污染天气应对期间开展臭氧传输形势研判90余次,为精准治污提供技术支撑。运用无人机开展空中巡查30余次,覆盖建筑工地50余个、6个交通路段和露天焚烧高发区,发现并处置非道路移动机械冒黑烟、工地扬尘、露天焚烧等问题18起。依托VOCs走航监测车对园区工业企业集聚区开展非现场监测24次,提高执法监管效能。
松山湖将认真贯彻落实“美丽全运”东莞赛区空气质量保障工作部署,进一步强化部门协作,加大污染管控力度,提升大气环境治理水平,以清新空气迎接美丽全运!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