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立沙岛:构建全链条治理体系,有效破解固废难题
东莞市沙田镇的立沙岛精细化工园区是华南地区化工原料与能源供应的核心枢纽。面对化工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命题,园区以“无废城市”建设为抓手,构建起“源头减量、循环利用、末端闭环”的全链条治理体系,有效破解固废难题,为化工行业绿色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践样本。
▲立沙岛精细化工园区
源头减量:筑牢绿色准入与设计防线
以高标准准入机制筛选优质项目,是园区从源头减少固废产生的首要举措。目前园区已汇聚5家世界500强企业、8家高新科技企业及14家倍增企业,其中广东丽臣奥威实业有限公司和巨正源科技公司等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发挥着积极示范作用。通过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审核,17家企业顺利通过验收,重点企业实现100%实施清洁生产,持续巩固节能降耗、减污增效成果。
园区积极引导企业优化产品及包装方案,重点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如《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所列物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使用,鼓励选用绿色可再生原料,提升产品可降解性,从设计源头降低环境风险与固废增量。
循环增值:构建产业链与资源利用双循环
依托基础化工产业和石化仓储物流优势,园区重点发展绿色材料(如工程塑料、高性能橡胶及弹性体、复合材料)和精细化学品(如电子化学品、绿色高效表面活性剂、高端专用化学品)两大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耦合,实现了原料和产品的高效循环与高值化利用。
园区内企业广泛应用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清洁能源使用率高达99.96%。积极推广余热回收技术,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汽作为园区用热的重要补充。大力推行水资源回用(如生产水、冷凝水),中水回用率达到37.25%,有效降低了园区整体水耗和废水排放。在固废处理方面成效显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8.59%,实现了资源利用模式从线性消耗向循环再生的转变。
末端闭环:打造危废处置与协同治理高地
园区拥有东莞市丰业固体废物处理有限公司和东莞瑞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两家专业危废处置企业,年处理能力合计超过16万吨。丰业公司可处理26类危险废物,方式涵盖焚烧、综合利用、物化和收集转移;瑞众公司则专注于3大类危废的处理,并通过精馏再生等方式生产再生产品,确保危险废物得到安全、合规处置。
▲丰业固体废物处理有限公司溶剂再生车间
园区还将“无废城市”建设的版图从陆地向海洋延伸,建成并运营广东省首个船舶污染物集中收集、储存、处置中心示范项目。该项目具备年处理船舶含油污水40万吨、船舶废矿物油6万吨、船舶压载水0.2万吨的能力,形成了船舶污染物“收集—储存—处置”的完整闭环,为防控海洋船舶污染风险筑起了坚实屏障。
▲东莞港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置公共中心作业区
另外,园区推动建设集中式污泥处理处置设施,采用先进的“半干化+焚烧”工艺处理东莞市各污水处理厂污泥。该设施可将污泥中的有机质转化为电能,满负荷运行时年发电量约9600万度,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5.5万吨;应用废水零排放工艺,年回用废水40万立方米;同时配套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年发电量约260万度,全方位提升项目绿色低碳水平。
立沙岛精细化工园区的探索实践,为化工行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未来,园区将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推进低碳化进程。同时发挥区位与技术优势,推动建立沙田港区固体废物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深远海洋垃圾治理与船舶污染防控,为东莞“无废城市”建设及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贡献更多力量。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