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简体| 繁体|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长安:构建生态新格局 绿色长安魅力显

时间:2021-09-08 10:00:00 来源:东莞时间网 访问量: -
【字体:

  今年暑假,家住长安镇霄边社区的蔡先生总是喜欢带着儿子一起到莲花湖绿道晨跑,在清新的空气中开启崭新的一天。如今,到莲花湖绿道骑行、徒步已逐渐成为长安人休闲运动新选择。

  过去五年,长安镇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铁腕推进治污攻坚,高品位打造“绿道之城”,多措并举推进人与城市和生态共荣共生,绽放出长安生态新魅力。

1.jpg

  铁腕推进治污攻坚

  过去被称之为“墨汁河”的茅洲河,如今水质有了明显改善,“鱼翔浅底、白鹭翻飞”已不再是老长安人独有的记忆,而是大家在这里真切能看到的景象。

  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作为大自然的“生态检验师”,白鹭对生存环境极为挑剔,是大气和水质监测鸟,享有“环保鸟”的美誉。

  站在茅洲河边,记者时不时看到河岸两边的红树林上站着很多白鹭,一听到声响,白鹭一起展翅高飞,贴着茂盛的红树林和清澈的河水自由翱翔。

  “经常看到白鹭沿着河边飞、抓鱼吃,早上特别多。现在的环境比以前好,鸟的数量也多了起来,在这里游玩、散步都非常舒服,很多阿姨晚上都是会到这里跳广场舞,很热闹。”市民吴先生说。

  住在茅洲河附近的万先生经常到河边散步,观看沿岸生态美景。他说,以前的茅洲河污染比较严重,但现在整个生态环境好了很多,“退潮后,在红树林下、滩涂边还会看到有很多小鱼,乌头鱼也经常可以看到。”

  据了解,茅洲河一度成为珠三角地区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水质长期排在全省倒数第一。

  为了啃掉茅洲河这块“硬骨头”,从2015年开始,东莞、深圳两地联手,治理也由之前的碎片化治污转为全流域、系统性治理。而2019年开始,长安镇更是举全镇之力坚决打赢治水攻坚战,成立了茅洲河整治现场指挥部,落实“四大一高”措施,以大兵团作战推进流域整治项目落地,流域内多项目同步推进。

  其中,创新实施“河长制+地长制”,建成截污管网534公里;坚持“治水+治城+治产”相结合,推动城市和产业绿色发展,建成路堤结合碧道11.9公里和沿岸9座主题公园等。如今,人民涌等多条黑臭水体消除黑臭,进入“长制久清”阶段。茅洲河国考断面水质稳定优于V类水,通过国家考核,并带动周边人居环境提升、物业价值增长、产业转型升级,成为真正的民生、民心、发展工程。

2.jpg

  高品位打造“绿道之城”

  依山傍水、鸟语花香、绿树成荫……走进莲花湖绿道,空气一下子就变得清新许多。如今,在这里,不论节假日还是工作日,早上7、8点,下午4、5点是“人流”最多的时候。走在绿道上,时不时会遇到年轻的一家几口出来游玩的,也有五六十岁的大妈结伴散心,还有老人家带着小孙子来这里“溜达”。

  家住莲花湖绿道附近的周凤来自江西,曾是教师的她退休后就定居在长安,如今每天清晨,她都会约上小区“姐妹”到莲花湖绿道晨练、散步。“这里有山有水,也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我们最喜欢来这里,边聊天边运动边拍照,真的非常惬意。”周凤和一起散步的好姐妹刘茶英不约而同地说。

  如今长安各大公园绿化、环境管理等方面都做得非常不错,长安镇委镇政府这几年更是下了不少功夫致力推进“绿道之城”建设,让周凤她们这些新长安人倍感期待。“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长安能有更多的绿道供大家休闲运动,也希望这里的生态环境更加宜居,大家生活更加富足、快乐。”周凤说。

  据了解,莲花湖绿道围绕莲花湖修筑而成,长度为3.5公里,临水区修筑亲水平台,沿线设水榭、景观亭、七拱桥、管理中心等景观设施,该项目于今年2月已全面完工。

  莲花湖绿道的建设,正是近几年来长安镇高品位推进“绿道之城”建设,积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格局的生动缩影。

  据了解,2020年6月,长安正式启动“绿道之城”规划建设部署,围绕“拨草现珠”串珠成链,“多链成环,环环相扣,扣扣相通,通山达海”的理念,打造集“山水林田湖海”于一身的长安“绿道之城”,如今串联生态要素初见成效。

  今年,长安进一步铺开绿道之城建设,计划年内新增绿道5条,接通莲花山东麓滨湖景观、上角铜鼓山与厦边蛇山公园、茅洲河九大主题公园、门户节点等生态景观。

3.jpg

  积极构建绿色生态格局

  未来,长安将实施城市品质工程,增强综合环境承载力吸引力。

  其中,以绿道之城建设为切入点,推进人与城市和生态共荣共生,构筑打造“全域式”绿道生态网络,科学合理升级绿道周边的环境品位、建筑品位和产业品位,把生态长廊建设成为发展长廊。分近、中、远期实施150公里绿道建设,通过绿道有机串联“山水林田湖海”生态要素,实现300米见绿、500米到园、800米共享山水的目标,成为对接松山湖至滨海湾绿道的重要连接段和高品质景观段,与滨海湾“一廊三绿心”构成生态大绿环。

  长安还将全时域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通过构建系统完备、运行有序的水污染防治体系,推进茅洲河流域3万栋“末端截污”,逐步实现雨污分流,加强管网维护、黑臭水体生态修复、河涌清淤、生态补水等工作,力争茅洲河流域内河涌全面消除黑臭;全力推进磨碟河综合治理工程,加快实施厦岗涌、塞古涌等河涌整治和排污口整治,实现磨碟河水质达到V类水。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