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央督东风,建生态东莞”系列(十三)
——东莞滨海湾新区情况介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实现海洋资源有序开发利用,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蓝天。广东省积极贯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明确提出要“全面建设海洋强省,以海岸带综合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推动海岸带地区质量发展”。东莞滨海湾新区充分利用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的地域优势,以建设“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为目标,以推进近岸海域污染整治为抓手,有效改变了交椅湾区域原有的“土壤盐碱化严重、沿岸生态景观较差、海岸湿地的生态功能不明显和缺少景观环境”的落后面貌,高质量改善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高标准实施海洋生态修复,高规格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黄金海岸带示范节点,全力推动滨海湾新区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特色平台、珠三角核心区融合发展战略节点、东莞高质量发展创新引擎和滨海生态宜居智慧新城。
流域综合治理有效。茅洲河是滨海湾的主要入海河流,属深圳、东莞两市界河,曾是广东省22条重点整治河流中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近年来,东莞大力开展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和活水保质,推动茅洲河流域水质持续向好,成功摘掉戴了20多年的黑臭“帽子”,茅洲河共和村断面水质由劣Ⅴ类跨级改善为Ⅳ类,氨氮、总磷浓度大幅下降。海域污染防治有力。坚持陆源和海域污染治理两手抓,溯源而上加强入海河流综合整治,从源头上削减入海污染物总量。“一口一策”整治河涌沟渠类入海排污口,力争全面消除直排入海的劣Ⅴ类水体。监测网络不断完善,海洋浮标和岸基站建设为海洋环境管理决策增力。陆河海保洁统筹有序。新区属于东江下游片区最尾端,南面临海,河道、临海垃圾等受上游来水及邻近陆域影响较大。为打造干净整洁新城面貌,强化海洋垃圾源头防控,新区着力统筹推进河道、近岸海域、陆域保洁工作,落实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打通陆河、陆海垃圾保洁盲区,推动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岸线统管精细有为。充分掌握沿海工程项目的涉生态环境、防洪防潮等方面功能情况,分类分段建立岸线管理台账,沿岸线开展海岸线告示牌、海岸线警示桩等硬件设施建设,对自然岸线实施严格保护,实现岸线精细化管理。
坚持陆海统筹、河海兼顾,利用新区丰富的海洋、河流资源,系统推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培育修复,转变岸线开发利用模式。结合实际情况,分段分期建设,成熟一段,实施一段,打造典型,形成模块式、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标准,以点带面,串珠成链。目前已建成茅洲河口生态湿地公园(东宝公园)一期和滨海景观活力长廊实验节点滨海驿站,高品质建设初见成效。东宝公园由原来一片贫瘠的盐碱地摇身变成一个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的滨海湿地公园,成为全市海洋整治修复的样板和滨海旅游的网红打卡点;滨海驿站是未来建成滨海景观活力长廊的试验节点和核心位置,给新区建设“未来之城”提供无限憧憬。
以规划引领重塑滨海湾生态格局,以示范项目推进海岸带环境布局,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出台新区城市总体规划,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举办新区起步区整体风貌设计、滨海景观活力长廊规划设计、滨海湾大桥方案设计、威远岛森林公园概念方案设计等四次国际竞赛,吸引国内外100余家一流设计机构参与,邀请30多位国内外院士、大师、知名专家建言献策,构建新区“一廊三绿心三水系”的生态格局,凸显岭南山水特色,塑造山海融城、古今交汇的城市风貌,全力打造生态环境优美、山海河林田尽享的兴业宜居新城。
【东宝公园——茅洲河入海口优美滨海休闲空间的都市亲水型美丽海湾】东宝公园位于珠江东岸,茅洲河入海口,滨海湾新区的东南端,与深圳隔海相望,规划总占地面积约190亩,总投资约1.75亿元,是依托茅洲河综合整治契机高标准打造的滨海湾新区海岸带综合示范区首个示范项目、滨海湾新区首个贴近滨海风光的生态湿地公园。
东宝公园所在地块原本是一片坑塘荒地,土壤盐碱化严重,岸线海水侵蚀明显,环境景观较差。滨海湾新区作为全省首批3个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综合示范区之一,在省级专项资金大力支持下,通过土壤修复、海岸治理、公园美化等系列举措,修复岸线0.45千米,海堤生态化整治0.35千米,恢复滨海湿地6000平方米,成功将盐碱荒地打造成公园步道整洁畅通、湿地植物丰富多姿、小桥草坪错落有致的滨海生态湿地公园。
根据“功能无界、海陆无界、视野无界、文化无界”理念,东宝公园分为生态形象展示区、户外休闲区和社区康体运动区三个功能区,以满足生态保育、展示形象、居民亲海与运动空间等需求。生态修复方面,主要选择种植乡土、耐盐碱、抗海风植物,保留原有部分鱼塘作为海水内湖,打造内湖红树和岸线外红树交相环绕的综合性海角观景台,为周边群众休闲活动提供广阔舒适的生态滨海活动空间。
【滨海景观活力长廊——一条集滨海景观、公共空间、总部经济三廊叠加的魅力滨海活力景观带】滨海湾新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自然生态资源与历史文化要素丰富的优势,着重推进建设世界级的滨海景观活力长廊,提供高品质公共开放空间,打造高质量绿色生态城,提升新区城市魅力和竞争力。
滨海景观活力长廊全长40多公里,将沿着滨海湾新区海岸线,连通威远岛、沙角半岛、磨碟河、东宝河,串联起 5000亩威远岛森林公园、3000 亩中心农业公园、2000 亩磨碟河湿地公园,打造“一廊三绿心”的绿色空间。2021年6月,滨海景观活力长廊龙涌至苗涌段正式动工建设,以“多彩交椅湾,活力海岸线”为主题,结合苗涌沙涌入海口丰富的红树林以及开阔的城市景观焦点区域,打造红树林广场;连接未来文化设施建筑,打造科技主题广场;规划建设海滨栈道,完善滨海岸线;开展岸线生态化处理,新建生态海堤,完善片区水安全与水生态系统;利用现有跳跳鱼生境的滩涂湿地,策划系列科普项目。该项目段预计2022年6月完工,届时将呈现一条融合红树林文化、东莞地域文化和滨海文化三大特色,集生态保护、休闲游憩、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滨海景观碧道,为滨海湾新区打造绿色生态活力城增添一道靓丽风景线。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