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简体| 繁体|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乘央督东风,建生态东莞”系列(二)

时间:2021-09-18 09:47:13 来源:本网 访问量: -
【字体:

  【编前话】五年时光荏苒,岁月书写辉煌。乘着中央生态环境督察的东风,东莞吹响了全面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冲锋号角,态势催人立潮头,披坚执锐破浪行,换得绿水青山在,护得云舒世纪蓝,赢得群众交口赞。

  东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探索尝新亮点纷呈,宛如一朵七色花,引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东莞的硕果飘香秋色满园。

  东莞市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编年史,承载着最神圣的时代使命,记录着最深刻的城乡变迁,蕴含着最赤诚的环保情怀。

  

绿色发展深入推进

  围绕解决全市多年来高速发展积累下的环境污染问题,东莞市坚守生态底线和环境保护不动摇,严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实现了更高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绿色低碳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启动碳达峰、碳中和研究部署,成立市级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专班,聘请第三方研究机构充实研究力量,开展全市碳达峰工作前期研究,初步完成各行业碳排放基础信息调研,构建全市碳达峰趋势预测模型;着手编制各领域碳排放清单,为全市碳排放达峰路径、各领域节能措施的制定奠定基础。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完善污水处理费调定价机制,适当上调污水处理费基准价格,调整污水处理费实际征收标准,倒逼企业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统筹60平方公里城市空间,谋划建设数字经济产业等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加快高端产业要素集聚。

  生态环境保护举措有序推进。健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机制,深化和广州、深圳等周边城市交界水域污染整治。加强珠江口东西两岸水域生物资源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粤港清洁生产伙伴计划”在东莞已批复924个项目。统筹实施水生态资源调控,对曾出现劣Ⅴ类现象的135条重点河涌实行双向生态补偿。2019年、2020年分别获评省和国家节水型城市。落实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修复底栖环境、休禁渔制度和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维护江河海洋水域生态环境。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