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局聚焦五大重点领域持续有力推进行业污染治乱
为深入贯彻省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精神,根据省生态环境厅扫黑除恶专项斗争2020年工作要点以及市扫黑除恶办《关于健全行业管理长效机制深化行业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工作原则,市生态环境局总结借鉴“散乱污”工业企业整治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认真分析行业污染乱象,立足高效治理、长效治污,聚焦五大行业领域,全面查找和堵塞重点行业环境管理漏洞,有针对性持续深入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治乱工作,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打好生态文明持久战提供坚实保障。
一、聚焦关键领域,明确重点治乱
一是推进造纸行业整治。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速淘汰整合、全面规范污染物治理工艺、合理提升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措施,大力整顿造纸行业乱象,按照时间要求全力推进全市现有28家造纸企业完成综合整治。二是推进金属表面处理行业整治。研究制定全市金属表面处理涉水企业整治方案,按照“三个一批”全面强化行业乱象治理,确保达标排放,总量减排,管理规范。重点推进虎门等扫黑除恶重点地区电镀行业整治,全面完成虎门电镀基地B区整治,严厉打击地下非法电镀工厂。三是推进零散工业废水整治。制定整治方案和行业技术规范,强化零散工业废水全过程管控,推进零散工业废水管控立法工作,严厉打击涉零散工业废水企业环境违法行为。四是推进全市环保专业基地整治。吸取全国人大常委会水污染防治法专项执法检查发现问题教训,以点及面,深入开展全市7大环保专业基地整治。按照“一园一策”制定整治方案,明确整治基本要求,全面开展综合整治,力求6月底前各环保专业基地完成整治。五是推进危险废物联合整治。联合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持续开展全市机动车维修拆解行业危险废物联合整治,开展专项打击行动,重拳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及其背后涉黑涉恶问题。
二、加强组织保障,强化治理统筹
为确保专项整治行动的落实成效,特别是针对造纸、金属表面处理、零散工业废水等重点行业,市生态环境局加大组织统筹力度,专门成立重点行业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由分管生态环境执法工作的副局长任整治办主任,调整充实工作专人,负责统筹组织实施全市污染企业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建立污染企业信息清单,督促指导各镇街、园区推进污染企业综合整治工作,督导约谈整治进度不达标的责任单位,复核评估污染企业落实综合整治情况,协调解决专项整治的重点难点问题。
三、落实落细“五步曲”,确保整治成效
一是开展前期排查,全面摸清底数,建立整治企业工作清单,明确整治目标和工作内容。根据前期摸查,全市7个环保专业基地存在部分基地污染防治水平低、存在环境违法行为、政府行政管理工作不到位等问题;我市金属表面处理涉水企业共计614家,涉及31个镇(街道)及松山湖高新技术区,虎门、长安、沙田和麻涌等4镇设有集中的电镀环保基地,其中273家生产废水排入市政管网,44家排入河道;全市共有28家造纸企业,在产业政策及规划、清洁生产、批建手续等方面都存在问题,且产污、排污量大,废气异味易引发投诉,目前已列明整改清单,从5个方面开展39项措施整改。二是制定整治工作方案,出台工作指引,统一整改规范标准,确保各镇街、园区、企业整改动作“不变形”。同时,明确各相关部门、镇街和污染企业责任,细化整治措施,建立“发现问题-整改问题-核实整改-销号处理”的闭环管理程序,以整改行动程序化推动相关重点行业企业环境管理规范化。三是逐步推进整治行动,先抓好一批重点企业的规范整治,积累成熟整治工作经验,建立工作模型,树立行业整治典范,再以点带面向全行业、全领域铺开推广,促进各重点行业的全面规范整治和绿色健康发展。四是严格监管考核,采取日常检查与专项督查、明察和暗访相结合的方式严格监管;建立网格化管理制度,加大日常巡查频次,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解决;创新监管监控方式,施行以科技监控、数据监管为核心的智能信息化监管执法新模式,推动重点行业企业生产全过程监控系统,引导企业合法排污、合理控污、科学治污。五是强化成果验收,聘请第三方技术力量和专家团队对专项整治行动进行有效性评估,出具相关评估报告,提高整治成果验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