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艺术作品展示 | 《我和白玉兰树》
2019年,市生态环境、教育部门面向中小学生,开展了“我和自然有个约会”中小学生征文大赛,大赛受到各中小学积极响应与热情参与,共收到文稿1200余篇,并评选出301篇优秀作品。这些故事中,有的讲述了与自然的互动、对自然的发现,有的讲述了与自然物的深刻连结,还有的把自己化作自然中的一员,“换位思考”人与自然生物的关系.....
让我们一起欣赏他们的故事吧~
我和白玉兰树
文稿作者 | 东莞市石碣中学 王莹莹
指导老师 | 何丽婉
老家门前种了一棵白玉兰树,虽不繁密,但遮阴倒还绰绰有余。
它一直伴随着我成长。
我爱它。
也爱为我种下这棵树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姥姥曾告诉过我,这棵白玉兰树是在我三岁生日那天她亲手种下的,目的是希望这棵白玉兰树能与我共同成长。那时的我年幼无知,只会懵懂地点点头,殊不知,这棵树日后竟会对我影响如此之深。
初次见面时,这棵白玉兰树苗的枝干很细,细得我只须用两只小手轻轻一握便可以握住。树干上只有屈指可数的三两根枝条,枝条上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抹绿色。这棵小树苗只差一点点就与我一般高了,树梢与我的视线平行。那顶端的一片树叶高高翘起,仿佛要将我比下去似的,我忍不住笑了起来,心里对这棵白玉兰树苗的喜爱突然增添了许多。
就这样,这棵树带着姥姥的殷殷期盼,来到了我身边,与我共成长。给它浇水,成了我每天必不可少的任务。每次给它浇水,我总会碎碎念“你要快点长大啊,要长高高啊。”“你怎么没什么变化啊?每天都喝这么多水。”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白玉兰树渐渐长大,渐渐变高了,也渐渐高过了我。我浇水时就不再念叨让白玉兰树快快长高了,而是“小树你长慢点了啦,我要赶不上你了。”姥姥总拿这个打趣我,“我们家囡囡长不过这棵白玉兰啦。”这时我总会撇撇嘴“哪有啊,您信不信我明天起来就比它高了。”“好好好,我们家囡囡最棒了!”每每说到这,姥姥总会笑得合不拢嘴,眼角的皱纹伴随着姥姥爽朗的笑声全部跑出来,让我难以忘怀。
好景不长,六岁时,我必须回到在东莞上班的父母身边,在东莞上学。这就意味着,我每年可以回老家看望我的白玉兰树和姥姥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两个假期。
我不愿意,姥姥也不愿意。离开不久后,我总会想“我的白玉兰树也是不愿意的吧,它也舍不得我的,对吧?”。
离开的那天,姥姥依旧在打趣我,只是那声音里分明少了爽朗,多了一丝不舍和哽咽。我仍像往常那样回应姥姥,只是不知姥姥有没有听出那份曾经没有的难过和不甘。走之前,我还特意去摸了摸白玉兰树的树皮,很粗糙,像极了姥姥布满茧的手。真不愧是带着姥姥的期盼长大的,这么像姥姥。我心想。
没有想到的是,升上小学后,我竟然开始渐渐遗忘那棵白玉兰树了。
从我刚来到东莞时每天想我的姥姥,我的白玉兰树,一直想到睡不着觉,再到后来,因为对生活的拘谨和不适应,我不再思念泛滥。就算爸妈提起它,我也不再有什么反应了,哪怕姥姥发来照片,我内心也泛不起任何涟漪了。
你看,小孩子多俗气啊,用短短的几个月,就可以忘掉曾经对自己多么重要的人和事。
时间又溜走了,转眼到了寒假,爸妈将我送回了老家,说是让我看下那棵白玉兰树,毕竟时间不多,能见面的机会也不多。
我没说什么。
终于又回到了老家,好多都没有变化,白玉兰树一如既往地舒展枝叶,只是比我离开时高了些。姥姥也一如既往地慈爱,一如既往地笑吟吟,一如既往地站在那里等我,迎接我。
不知为何,明明我之前一点都不想念白玉兰树和姥姥,但是回来时看到这一幕,曾经便一瞬间涌上心头,唤醒了我对白玉兰树和姥姥的思念以及爱。
我冲上去抱住了姥姥,“我为什么会忘记她们啊?明明她们那么那么重要。”我在心里自责。
幸好姥姥不计较。
我在老家小住了几个星期,仍像往常那样,每天给我的白玉兰树浇水,每天都在它面前碎碎念,翻来覆去总是那几句话“快点长大啊,要努力开花哦。”“你看你看,我也长高了哦,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比你高呢?…”
姥姥说,我回来了,每天都在填补她空落落的心,每天听到我在碎碎念就知道她的乖囡囡还在,还可以陪她。我总是忍不住鼻子发酸,姥姥总是在惦记我,可我,却在渐渐遗忘她们。
离开时,我努力挤出一丝笑容,暗暗在心里发一定一定不能再忘记姥姥和白玉兰树了。
白驹过隙,我上了初中,但是每年的寒暑假我都会回老家,看望我爱的人和树。
白玉兰树一天比一天高,长得高大挺立。也渐渐开出了淡雅的花朵,是玉白色基部带着点红晕的那种,像极了一个秀气的小姑娘。叶子也渐渐变宽变厚,捏在手里很软很舒服。跑到三楼正对着白玉兰树的那条走廊,拨开娇翠欲滴的叶子,便露出了藏在其中的花朵,它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不停地释放出清幽的香味。风阵阵吹过来,这股迷人的香味弥漫了整个院子。这令我陶醉不已,也让我越来越喜欢它。
我喜欢和姥姥一起享受带有幽香的清风。
我爱这棵伴我成长的白玉兰树。
我更爱为我种下这棵白玉兰树的姥姥。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