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克时艰 • 我们在行动
2020年2月29日,为配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的自我防护意识,及时掌握科学防疫的知识和技能,我市开展了2020年首场线上环保大讲堂之“新型冠状病毒与水安全”,超过百余人参加,市民反映十分热烈。

本次线上环保大讲堂邀请了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刘玉贤,刘玉贤老师从“粪-口传播途径”、“新冠病毒与下水道清洁”、“如何科学地居家防疫”三个方面为市民普及科学防疫知识。
什么是“粪口传播”?

指病原体经粪便排出体外,并散播到环境当中污染食物、衣物、水源等。当健康者接触到这些被污染的物质,通过手、口进入消化道而引起感染。
粪-口传播的途径

直接途径:
病毒携带者的粪便——手、眼接触感染(和病毒携带者共用马桶等)。
间接途径:
●粪便冲洗过程中飞沫进入空气中;
●粪便进入下水道后,粪便处理途径中传播(如化粪池、粪便收纳站、污水处理厂等)。
如何科学地居家防疫?
个人科学防疫措施

或许你会有以下疑问:
居家防疫使用了很多消毒剂,那污水处理厂能处理的过来吗?
处理之后的水可以直接排放回自然中吗?
我们来看看污水处理厂为防止新型冠状病毒通过污水传播扩散,做了哪些防疫措施?
污水处理厂防疫措施
1 加强水质检测,尤其监测进水水质中是否含有过量的氯而影响生化系统运行,还要监测出水水质、监测污泥成分。
2 加强消毒工作,要加强对生产区域的消毒,避免人员感染,也要采取投加消毒剂、臭氧、紫外线消毒等措施,确保出水粪大肠菌群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要求;
3 加强生产巡检,关注臭气处理效果、房间通风情况、生化系统运行效果、出水水质指标等;
4 加强人员防护,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工艺系统中的生活污水、污泥等,如果工作需要,必须全程佩戴口罩、一次性手套、面罩等防护工具。
防疫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以下口诀要记牢:
少出门不聚友,餐前便后勤洗手,
多消毒勤通风,不要用手揉眼睛
众志成城,科学防疫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特别鸣谢
指导单位:东莞市生态环境局
主办单位:东莞市环保宣传教育中心 东莞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
承办单位:东莞市水资源保护科普教育基地
支持单位:东莞市大气环保体验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