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江:“种子教师”——开学环保第一课
为深化青少年及志愿者对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认知,推动环保理念从“知”到“行”再到“传”,近日东莞市生态环境局万江分局联合谷涌社区厨余处理示范中心,为万江第二中学志愿队开展“厨余变肥·传习绿意”主题实践活动,志愿者们化身环保“种子教师”,为社区生态保护注入青春力量。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志愿者们在厨余处理示范中心参观了厨余垃圾回收、分拣、投入高效处理设备进行发酵降解的全过程,亲眼见证日常丢弃的果皮菜叶通过科技力量“变废为宝”,转化为富含营养的有机肥料。这个过程不仅解答了志愿者们心中“垃圾去哪儿了”的疑问,更让他们深刻理解了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价值。
从理论走向实践,厨余处理示范中心的有机种植区成为志愿者们的“生态体验场”。种植区使用示范中心自制的有机肥灌溉,眼下正值番薯成熟季,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志愿者们分工协作挖掘番薯,深刻体会到“有机肥养地、好地出好粮”的生态逻辑。
在“三明治堆肥”实操环节,中心社工生动讲解堆肥原理:“底层铺干树叶‘打底’,中层放厨余‘夹馅’,上层盖干料‘封层’,这样既能调节湿度,又能让微生物更活跃。” 随后大家动手操作,将枯叶、碎纸等“碳料”与厨余“氮料”层层交替填充,亲手构建一个微型的分解生态系统,在实践中掌握了家庭堆肥的关键技能。
本次活动的核心环节,是面向志愿者们的环保“种子教师”讲解技巧培训。工作人员结合传播场景,传授志愿者们一套简单易学、高效实用的“黄金三分钟”讲解法,让志愿者们学习如何将堆肥知识清晰、有趣地传递给身边的人。志愿者们现场模拟实践,迅速掌握技巧,完成了从环保实践者到环保传播者的第一次精彩跨越。
本次活动通过“参观+采摘+实践+培训”模式,为青年志愿者们搭建了一个从认识到实践、从体验到传播的环保教育闭环。万江分局将充分利用平台资源整合优势,培养更多优秀的环保“种子教师”,鼓励更多青少年成为生态文明的践行者与代言人,为建设绿色、可持续的美好家园贡献青春力量。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